辉县古代史简介——明

admin 阅读:336 2024-11-05 19:33:55 评论:0

明朝地方政区是布政使司(省)、府、州、县四级制。原来的“路”被布政使司代替。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,下为府、州、县,有部分州被合并。明洪武元年(1368),辉州被改为辉县,属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管辖。这是“辉县”名称之开始,自此之后,“辉县”一名一直沿用到公元1988年撤县建市结束。

与历朝历代一样,往往在该朝末年爆发起义,引起战争,使人口数量大减。明朝初年也是如此,元朝的连年战争,导致人口锐减,田园荒芜。辉县、新乡一带几无人迹。统治者不得不从山西等地向河南移民开荒。后世的所谓“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”传说即指此事。据《明史·食货志》记载,明太祖洪武二年(1369)至成祖永乐十四年(1416),先后自山西洪洞等地向辉县迁民多次。辉县人口增至近4万人。(见道光《辉县志·户口》)

由于移民增多,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种棉技术也从江南传来,开始广泛种植。水利事业发展飞快,水利设施大大增加。仅百泉南流沿岸,依次建起了马家桥上闸和下闸、张家湾闸、稻田所闸以及裴家闸。此五闸分别被命名为仁字闸、义字闸、礼字闸、智字闸和信字闸。五闸的建成,可“壅水分田,艺以粳稻,荒芜辟,水利兴,地无沮洳之患,民免赔粮之苦矣”(见道光《辉县志·渠田志》)。辉县的县衙创修于隋,明朝时已重度腐朽。明洪武三年(1370),重修县衙官署,其面貌焕然一新。同年,知县张廉在县衙右侧创建城隍庙。

明洪武八年(1375),由隋朝创立并延传下来的百泉庙会,逐渐演变成药材交流大会。并自此开始,形成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。

明朝有不少的政治家、学者在辉县留下功绩、墨迹、遗迹和佳话。如著名学者李贽(今泉州晋江人)曾任辉县教谕,在任5年。期间访白云寺,留下《访白云寺题诗碑》著名诗篇。后任云南省姚安知府。54岁辞官,晚年著书讲学。写有《焚书》、《续焚书》、《藏书》、《续藏书》等名著。明中后期,历史上著名的直臣清吏,时人海瑞曾称其为“天下直言第一”的山西巡抚、兵部右侍郎魏允贞,游百泉时曾大书“苏门”二字,留在苏门山上,其字势苍劲矫健,倍受后人赞叹。著名文学家李梦阳,反对当时的华靡卑弱的文风,主张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在当时颇负盛名,被誉为“前七子”。(为明弘治、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和王延相等的并称,而以李、何为首。因区别于后起的李攀龙、王世贞、谢榛等七子,故称为“前七子”)他曾任户部郎中、江西提学副使,游百泉时,撰写《啸台重修记》碑一通,立于苏门山巅。著名文学家,文学流派“公安派”创始人之一袁宏道,曾作《游苏门山百泉记》,至今仍被人称颂。

明朝末年,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,导致互相倾轧。农民与地主阶级、市民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日益尖锐,激起了农民和市民的反抗斗争,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。崇祯六年(1633)三月,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迫近辉县城北,骑兵列阵,望之如蚁。九月又逼近西关。崇祯十三年(1640),辉县遭受蝗灾,庄稼颗粒不收。街市以人肉为食。加上瘟疫流行,死者十之八九,尸骨遍地。自然灾害加战乱,使各村庄尽成废墟。公元1644年,明朝终于灭亡。

本文由【扛相机的老王呀】发布,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连接!
网址:http://82.157.203.130/?id=26

发表评论
搜索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