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人地造百泉地灵人杰——百泉由来
辉县境内的西北部,是巍峨雄壮的太行山。在那连绵不断的山脉当中,有一道支脉向东南方向蜿蜒行走,渐渐地消失于平原。前行十公里左右,却从地下孤峰突起,形成一座山头,这就是著名的苏门山。苏门山的南麓,又出现了泉流百道的汩汩山泉,汇成了碧波荡漾的百泉湖。湖水清澈透明,毛发可鉴。湖底石窦中,仰天喷出串串水珠,累累然不绝。一经阳光照射,颗颗如金似玉,跳跃不停,煞是好看。这一山一水,相互映照;山环水抱,山静水动;阴阳相衡之间似隐隐透出天地玄机,一动一静之美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彩壮丽。于是乎,自然形成了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——百泉。日月交替,沧海桑田,百泉又经历代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,成为一处介于寺庙园林和山水园林之间的风景名胜式古典园林。其壮丽之姿、妩媚之态,宛若阳刚之天温柔大地赐给勤劳勇敢的辉具人民的一方世外桃源。千百年来,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。
百泉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著名。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当中,就有歌颂百泉的诗句。只不过那时叫“泉水”、“泉源”,而不叫“百泉”。《诗经·邶风泉水》曰:“毖彼泉水,亦流于淇。”《集传》注:“泉水,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。”《诗经·卫风·竹竿》又曰:“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”《集传》注:“泉源,即百泉也。在卫之西北,而东南流入洪,故曰在左;洪在卫之西南,而东流与泉源合,故曰在右。”“百泉”之名的正式出现在春秋时期。《左传·鲁定公十四年》云:“(晋人)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。”据考证,晋国与郑国以及范氏家兵确曾作战于百泉这个地方。“百泉”之名称也从此开始起用,《荀子·儒效》云:“朝食于戚,暮宿于百泉,厌旦于牧之野,鼓之而纣卒异乡,遂乘殷诛纣。”这又证明了战国时期“百泉”之名的延续使用。
百泉的别名甚多。主名“百泉”,是言其泉眼众多之意。除此之外,又称“珍珠泉”,是因湖底泉涌水珠如串串珍珠之意而得名。三曰“百门泉”,是说百泉泉流百道遍地皆出,故宋、明《河渠志》称之为“百门”。“虽云百门,实逾千万。”极言其泉源之多。四曰“百门陂”“陂”,是圩岸、池的意思。苏门山南麓正好为百泉湖北岸,所有泉流汇至于此,形成一泉池,故唐《元和郡县志》、金地理志《方舆纪要》据此而称之为“百门陂”。五曰“北门陂”,因较大的泉流集中出于湖之北部,故《水经注》将“百门陂”称之为“北门陂”。六曰“卫源”,因百泉水南流形成卫河,为卫河之源头,因而称之为“卫源”。另外,《魏书·地形志》称“桓门水”,“桓”,是柱子,《金史·礼志八》:“先于球场南立双桓,置板,下开一孔为门,而加网为囊,能夺得球击入网囊者为胜。”苏门山右侧有营盘山(也称凤凰山),两山之间,恰似一门,很像上边所说的“桓门”。百泉水从两山之间的“门”中喷涌而出,故据其形状称之为“桓门水”。历代的称呼又有不同。唐称“搠刀泉”,相传唐朝薛仁贵路过百泉时在此小憩,随手将刀就地一扎,扎出一泉,故称“搠刀泉”。宋称“涌金泉”,取串串水珠涌出日映如金之意而名之。明称“喷玉泉”,取泉涌水珠如珠似玉之意而称之。清时名称更多,总河(总理河道之官员)嵇曾筠相地凿泉,取名“嵇公泉”;巡抚程祖洛于嵇公泉西掘泉,称“程公泉”;辉县令李如棠于嵇、程二泉之间“石则凿之塞则疏之”,开出一泉,泉水甘甜,取名“甘泉”。民国十八年,冯玉祥于甘、程之间复凿一泉,称之为“冯公泉”以上诸泉,统汇一湖,碧波荡漾,源源不竭。
苏门山位居百泉湖北岸。其名称来由有二:一是该山上古时盛产苏草,有“苏岭”之称;二是古时称砍柴者为“樵”,取草者为“苏”。苏岭之西有凤凰山,两山对峙如门,人经两山之间取草,来来往往如同入门而过,据此称之为“苏门山”。百泉湖,苏门山,统称为“百泉”。纵然别名甚多,但一直以“百泉”为最,沿用至今未变。
本文由【扛相机的老王呀】发布,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连接!网址:http://82.157.203.130/?id=39